close
心滿意足的從太監雞離開之後
由新城前往不遠處的太魯閣
目標是太魯閣內風情各異的步道

準備運動一下僵硬的筋骨
順便消化一下滿肚的美味!

今天要拜訪的第一個步道
就是名聲響亮的砂卡礑步道

把車子停在步道旁的專屬停車場
沿著路旁的走道,慢慢往入口前進


砂卡礑步道入口處


砂卡礑步道歷史(資料來自太魯閣國家公園網站)
砂卡礑步道是日治末期日本人所建,主要是為了發展立霧溪的水力發電。1940年,日本政府在太魯閣興建立霧發電廠,在溪畔建水壩,並開鑿輸水隧道,引立霧溪水至發電廠發電,輸水隧道在砂卡礑溪谷上方,以大型水管銜接溪谷兩端,將水輸送至發電廠。此外,由於立霧溪水含沙量大,而在砂卡礑溪上游另建一座放流式水壩,先將水引至發電廠,作為發電機的冷卻水,因此步道最初是為了維修水壩和大水管而建的。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後,將這條路規劃為景觀步道,加強沿線安全設施、增設休憩平台與解說設施。


砂卡礑步道簡介(資料來自太魯閣國家公園網站)
砂卡礑步道從入口處到三間屋全長約4.5公里,倚傍著砂卡礑溪而行。砂卡礑溪十六公里的流路中,形成峻秀的峽谷,清澈的溪水、美麗的岩石褶皺及蓊鬱的森林,讓砂卡礑步道兼具景觀與生態之美。砂卡礑溪溪床上鋪滿大大小小的壘石,以大理石與片麻岩最多,湛藍湍急的溪水滑過溪床,與溪石合奏出清亮的自然樂音,而溪水也將岩石琢磨得圓滑柔美。褶皺在兩岸山壁和溪中岩石上形成一幅幅抽象壁畫,任人欣賞想像。

砂卡礑步道海拔約六十公尺,屬於陰濕的河谷地形,但植物生態卻呈現出乾濕兩型的特色。坡度較緩的地方,生長高大且層次豐富的林木;坡度較陡的地方,只見低矮的岩生植物,以台灣蘆竹和沿階草居多。茂密的森林,清澈的溪水,提供動物良好的棲息環境,魚、蝦、蟹、水生昆蟲及蛙類是溪中的主角;步道上昆蟲、蝶類、蛇類、山鳥,偶而還可見到台灣彌猴等哺乳類動物,使砂卡礑步道處處展現生機。

砂卡礑步道平緩易行,除了可沿途作自然觀察之外,步道全線亦設置十餘座大小觀景平台,供小憩賞景,還有幾處親水小徑可以直下溪谷,讓肌膚親潤沁涼的溪水,聆聽自然美妙的樂音。


充滿著小碎石的砂卡礑步道
走起來可是非常的舒服自在
迎面而來的徐風陣陣~好愜意呀!


砂卡礑步道旁的河道上
佈滿了大大小小的石頭


步道兩旁的溪水
非常的清澈乾淨


不知道為什麼
這溪水的顏色
讓我覺得挺有神秘感的!


如果要把整段砂卡礑步道走完
全程大約要花費三,四個小時左右
所以我們稍微走到了一個段落
就轉身回頭前往燕子口步道囉!


燕子口步道(資料來自太魯閣國家公園網站)
沿著中橫公路到達燕子口,立霧溪峽谷在此變得更狹窄了,從這裡向西延伸到慈母橋,是立霧溪峽谷最膾炙人口的一段。燕子口步道從燕子口到靳珩橋,途中可欣賞太魯閣峽谷、壺穴、湧泉、印地安酋長岩等景觀。

而靳珩公園是為了紀念中橫公路開闢期間,不幸犧牲的靳珩段長所建,公園中有靳珩段長塑像、合流工程處殉職員工紀念碑、及小型商店,而商店外的觀景平台,則是欣賞印地安酋長岩最佳的位置。燕子口步道可說是一條兼具地形、生態與人文特色的步道。

燕子口步道現有簡易的人車分道設施,惟路面狹窄,經常造成交通壅塞情況,因此太管處便在這個路段,新開鑿兩座隧道,及興建一座橋樑,讓車輛行駛隧道,舊公路則改成單向之步道及車道,工程完成後,步道可延伸到錐麓斷崖,讓遊客能在步道上自由欣賞峽谷景觀。


不時有大型遊覽車經過步道旁邊
所以空氣中充滿了濃濃的汽油味
砂卡礑步道那裡的清新空氣相比
這裡需要摀著口鼻才能安心前進!


岸邊的岩洞之中
真的有燕子穿梭其中耶!
只可惜飛行的速度太快了
我沒有辦法用我的小傻瓜
捕捉到可愛燕子的蹤影~


從居高臨下的燕子口步道往下看
不管是立霧溪溪水的顏色
跟兩岸的景象又大不相同!


運動了一整個下午之後
肚裡的食物也消化的差不多了

我們決定轉往花蓮的市區
尋覓讓我心心念念的花蓮人氣小吃
充實一下又空虛起來的胃囊囉!................(待續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sAn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